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伽经 114:能离一切名相的妄想,就达到每一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80926)点击进入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(全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
楞伽经【五】07
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慧律法师讲座

楞伽经(五)07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请合掌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

784页  【观诸有为法,离攀缘所缘,无心之心量,我说为心量。量者自性处,缘性二俱离,性究竟妙净,我说名心量。】

这一段呢是佛在说:什么才是佛真正的心量,佛讲的是这一颗真心,什么才是佛的真心的证量呢?观诸有为法,“有为法”当然就是世间生灭法,那怎么样进入佛教的核心,涅槃真心呢?要离攀缘,“攀缘”就是能缘的心,“所缘”就是所缘的法,也就是相,“法”就是相,离能缘心,离所缘之法,“无心”就是没有分别心,能所双亡,便达到无心的心量,这个没有能所的无分别心,我说才是真正佛的量,量者自性处,当一个圣人证到真心的证量境界,如果能在心量的自性处,就是达到终极点,量者自性处,证到真心的圣人的证量境界,如果能够在心量自性的极处,要放下什么呢?缘性二具离,能缘、所缘,令能缘、所缘放下,那个“性”,第二个字这个“性”字,就是无心之性,也就是没有分别心的心性,不但要能缘、所缘要放下,连那个无分别心的心性,统统要放下,你不能着一个说“我无分别”,那么就变成生灭、有分别,意思就是说:证量的解脱境界,它是去契入绝对的,不能用衬托的,离了能缘、所缘,又着一个无分别心的心性,那又变成生灭,所以能缘、所缘,包括那一颗无分别心性,二者俱皆远离,这两个统统要放下,能达到本性的究竟妙净之境,妙净的境界,我说名心量,我方说此名为如来藏的心量。

【注释】“离攀缘所缘”:“攀缘”,即(也就是)能攀缘之心。我们之所以不能断烦恼,都是因为一直攀缘外境,“所缘”,即(也就是)所攀缘之法。所以佛经里面,把我们这个心比喻作猴子,这个猴子呢?右手抓一支树枝,左手去攀缘另外一支,一直前进,左手右手,左手右手,那就是一直攀缘,我们的心,它就像猴子,定不下来。“无心之心量,我说为心量”:“无心”者,无分别之心。谓既离能缘、所缘,则能所双亡;既无能所,便达无心,无有一切虚妄分别之心,如此之心量,如来说为真心之量,以离虚妄分别过故。在这里还要附带说明一下,这个“无心”,凡夫体会不出来,这个“无心”,便达无心,一般的众生以为我什么都不要去想,空虚叫做“无心”,那是不对的,这个“无心”是功夫,也就是没有妄念,当体即空的不二真心,那个才是真正的无心,所以这个“无心”分两个角度,一个是开悟人讲的无心,就知道:是真正的无心,而世间人讲的那个“无心”,等同无念、无想,就变成这样子,所以这个无心的解读,还不能用妄识、生灭心去解读。“量者自性处,缘性二俱离”:然而已证此无心之真心量者,犹有真心之量存焉,若能于此心量心性之极处,真令能所缘影及无心之性二者,俱皆远离。

“性究竟妙净,我说名心量”:如是即(就)能达于本性究竟妙净之境,我方说此为如来藏心之心量。那么从这一点,就可以了解佛的境界,用推论的,因为凡夫没有办法证量,就知道说佛的如来藏心量,一、扫除任何的语言,二、扫除任何的文字,三、扫除任何的思维模式,统统不能用推论的,所以如果把这个佛法,用妄心来讨论,是没有办法契入佛教真正超越的思想,永远没有办法,所以佛法它不是学术,学术就是一种妄执、推论,而佛教讲的是真心、本性、究竟,没有任何的阶位,所以唯证相应的东西,世间人确实是很难,应该说是摸不着门。

【义贯】智者以正智“观”察“诸有为法”,其性本“离”于能“攀缘”之心以及“所”攀“缘”之法,为什么“其性”呢?意思就是:其性,万法都是空无自性,空无自性就没有能缘跟所缘,离于能所;既无能所,则达“无”分别“心之”不可思议“心量”,此则是“我说为”真“心”之“量”。然已证此真心“量者”,若能于心量“自性”之极“处”,真的能够令能、所“缘”影及无心之“性,二”者“俱”皆远“离”,达于本“性究竟妙净”之境界,“我”方“说”此“名”为如来藏心之“心量”。【诠论】此二节所颂者,为即俗而明真,即俗就是当下,俗谛当下就是真谛、真性,乃悟者之心量。自此以下,为颂上面所说的自妄想心量,最后显示如来自觉境界。

【施设世谛我,彼则无实事,诸阴阴施设,无事亦复然。有四种平等:相及因性生,第三无我等,第四修修者。】

施设世谛我,意思就是说:用种种的假名,这些名相施设世谛所讲的这个“我”,也就是人我执,彼则无实事,可是站在圣人的角度看,其实没有那个“我”,那是因为妄执,不知道万法空无自性,所以本来就人无我,说:彼则无实事,圣人能够有智慧,能够照见五蕴皆空,事实上不存在那个人我执,说:“无实事”就是人我执空,彼则无实事,缘起无自性,一切法无我,当然人我执空,这一句话就衬托出所有的众生活在一种痛苦的煎熬,就是因为不了解“无实事”,因为根本就不存在一个我,既然一切法无我,反过来说:你执着什么?你在苦恼什么?你在追求什么?这就可以了悟,只有佛了解世间真正的究竟之处,也就是歇即是菩提的道理,所以彼则无实事,根本不存在有一种人我执,而人我执是空性的。

接下来,诸阴阴施设,“诸阴”是把五阴分开来讲,叫做“诸阴”,色阴、受阴、想阴、行阴、识阴,叫做“诸阴”,也就是它们的自相,诸阴的自相,那么写一个“阴”,就是五阴的共相,所以色等诸阴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个五阴的自相,那么写一个“阴”,就是五阴的共相,其实也是一种方便说,如果把五阴分开来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那么这个就有五种法了,所以诸阴阴施设,我们方便安立了这个色身所影现出来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法,那么对众生来讲,这个叫做“法执”,那么这个这个五阴呢?它是一种可以解读作“自相”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也可以解读作“共相”,因为共同一个色身,那么施设就是一种假相,方便的施设,“无事”意思就是:对法上的执着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五法的执着其实还是空的,叫做“无事亦复然”,这五阴本来无事,“无事”,这个“无事”,“本”把它补上去,五阴本无事,这个五阴本空,本来就无实事,也就是:本来就没有五阴,所以为什么禅宗里面参,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是谁?为什么这样参?也就是叫你照见五蕴皆空,父母亲还没有生你的时候,有五蕴吗?没有,其实就是叫你照见五蕴皆空,所以这个五阴本来就没有实事,意思就是:法执也是执着得没有任何意义,我们对这个世间的所有有相、所有的法,安立种种的名相、言语,再去把它执着这个法,所以法执空,就是五阴本无实事,也就是法执空,亦复然,以二执俱空,所以有四种平等生出的智慧,用平等心回归当下,智慧就生。

相及因性生,“相”当下即空就是非相,这一段就是:当你契入不二法门的时候,智慧就大开,“相”是指五阴身,这个五阴身其实空性,这个相,这个五阴身,不但是空性,而且跟非相,“非相”就是空性,平等,意思就是:相与非相平等,就是我的五蕴身跟你的五蕴身,其实都是空相,都是平等的,所以第一种平等,就是相以及非相平等,当你能够回归当下的时候,智慧就大开,当你看到一切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所有的众生的五阴身,究竟空相,究竟平等,你不会于相里面,假相,缘起的假相里面,分别上下高低,所以第一个相,回归当下的无相究竟平等,叫做自他根身平等,这里还有一个注意一点,当我们讲:相,体性本空,当下不二的非相,这个时候还不能着一个非相,这个非相直接契入,相跟非相都不可得,还得注意这一点,所以“相”跟“非相”,“相”回归到当下,就是“非相”,就是空相。所以你见到一切相,都是空相,万法本自平等,还不能着一个空相,第二、因性生,这个“因”究竟空相,空无自性,那么“生”呢?就是一种果,因性生,“生”,因性所生之果是平等的,意思就是:因,空无自性,果,空无自性,换句话说:从事相来讲这个因果,从两个,从次第的因果角度来讲,如是因,一定得如是果,这是从事相方便建立的一种次第,但因回归到当下的果,统统是不生不灭。

所以因性跟果性是平等的,从事相,因果也是平等,从理上,究竟不生不灭,仍然是平等的,如果你能有这样的智慧,你当然就能够解脱。所以当你了悟因果平等的时候,你智慧就大开,因当下空无自性,平等,果还是空无自性,平等。第三、无我等,这一句话是说:我与无我是平等的,“我”是一般所执着的“我”,但是与佛所讲的“无我”,体性本空,两个都空无自性,方便安立,世间人着一个“我”,那么佛陀为了破除我执,所以才讲一个“无我”,如果说着一个“无我”,仍然又恢复到我执,所以我与无我,它是平等的空相,两个都不可得,如果“我”回归当下,能体悟到万法无我,那么你的智慧就会大开,你就不会用“我”,我执、我见,存在这个世间,到处斗争了。第四者,第一个“修”是指修法,第二个“修”者是指修人,能修之人、还有所修之法,这是平等的,平等的。而这个平等,站在事相来讲,或者是站在究竟处来讲的话,都是平等的。为什么?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。那么这一段的意思就是,当我们人空、法空,人我执空的时候,就会有四种智慧,平等的智慧产生,那么意思就是说:你要开大智慧,就看这一段能不能突破它。

我再解释一下,我们所用的假名施设的世谛所称的我,其实好好地彻底了悟,彼则根本无实事,根本人、我执其实是空的,这个色等诸阴的自相这种法执,以及五阴的共相、人相等等,这是方便施设的五阴,这五阴本来无实事,也就是法执空,亦复然,前面这两段是讲,人我执空、法我执还是空,当我们人我执空、法我执空的时候,就会产生了平等的知慧,平等的智慧。为什么?一、相与无相平等,自他根身平等,所以我们到今天,第一个平等都不得了,上至王公贵族,下至贩夫走足,完全平等,你看,佛法超越一切种族,欸!超越一切种族,第一个都不得了,你不会看不起别人,也不会把自己拉得很高傲,为什么?究竟平等嘛!相与非相平等,这样智慧就产生,也就是:相回归当下就是无相,就是非相了,平等,因空,果还是空性,还是平等,第三个、我与无我,还是平等,只是施设的假名而已,第四个、修法与修人,能修之人还有所修之法,一样是平等,如果说你能够这样子的话,好好地体悟,那么就会开智慧,为什么说能修之人所修之法是平等呢?注意听!能修之法,能修之人与所修之法,诸位!“法”就是道理,道理存在人的心,人的妄想心究竟空寂,所以所修的法、能修的人,回归到一心,真如,还是究竟平等,无论你是讲“相”,无论你是讲“法”,“法”就是道理,法,无论你讲的,所有的法都会归到无生的理,无生的理就会归到心,心就会归到究竟处,就是真如。所以能修之人、所修之法,都统统是平等。

【注释】“施设世谛我,彼则无实事,诸阴阴施设,无事亦复然”:世谛中所称之我,乃是假名施设,并无实事;所以我们众生莫名其妙地去执着那个“我”,其实并没有这件事情,因此我们每天在过着斗争、不愉快的事情,其实把生命变一种煎熬,都怪自己没有智慧,至于五阴的自相,以及五阴合会(和合)所施设的共相之(的)色身,亦(也)是假名的,并无实事。所以,在座诸位!你一定要好好地看看那个火葬场的,一火化以后,你就发现真的五蕴皆空,不必到死亡,欸!不必到死亡。真的五蕴皆空,照见五蕴皆空,就是把死亡,那个终点火化以后,剩下一堆骨灰,拿来现在用,就很好用了,时时刻刻观到一堆白骨,一堆骨灰,那还有什么东西能存在这个世间呢?所以,共相的色身,也就是假名,并无实事,所以有的人,世间人讲,说佛争一炷香,人争一口气,这个都是无聊、错误的,这是后来人乱乱讲的。佛争什么一炷香?人争什么一口气?对不对?所以这里,统摄一句话,没有把生命看到究竟之处的那个人,就是永远没办法解脱,“诸阴”,指五阴之自相。“阴施设”,指五阴和合所成之共相。此处“我”即(就是)人执,“我”无实事,即(也就是)人执空。“阴”即(就是)法执,“阴”无实事,即(也就是)法执空。“有四种平等”:以二执俱空,故有四种平等智生。

“相及因性生”:这是第一、第二种平等。“相”,为第五阴相,意思就是合,合五阴相,即(就是)自他根身之相,这里的“第”如果用“合”,那么就更清楚,“相”就是合五阴相,就是自他根身之相,此(这个)是指“相与非相”平等,为第一种平等。“因性”,为诸法生起之因;其实是空无自性,“生”,为所生起之果;合起来说,即(就是)指“因与果”究竟还是平等,此(这个)为(是)第二种平等。“第三无我等”:第三为“我与无我”平等。“第四修修者”:“修”,所修之法。“修者”,能修之人。第四种平等为“能修之人与所修之法”平等。

【义贯】以假名“施设,世谛”中所称之“我”,“彼”(这个我)“则无实”在之“事”;至于色等“诸阴”之自相(法相),及五“阴”合会所假“施设”之共相(人相),本“无”实“事亦复然”。如是观察即达人法俱空,则“有四种平等”智生:第一,五阴(自他根身之)“相”与非相平等;以“及”第二,诸法生起之“因性”与其所“生”之果平等;“第三”,我与“无我”平,“等;第四,”所“修”之法与能“修者”平等。

787页  【妄想习气转,有种种心生,境界于外现,是世俗心量。外现而非有,心见彼种种,建立于身财,我说为心量。】

意思是说:这个世俗谛,本来就空无自性、平等一相,并没有什么差别,这一段是指,但是凡夫就不是这样子的了,欸!这凡夫怎么样?什么叫做“妄想习气转”呢?就是众生从无始无明以来,这个妄想习气转动得太厉害了,“转”就是生的意思,当我们的妄想习气一转动以后,便会有种种的心生,就是现行的心识生起,那么现行的心识,是指执着还有分别,便会有现行的种种心识,生起种种的分别跟执着,由于一直生,刹那生、刹那灭,而且一直浮现在每一个人的清净心当中,我们的清净心完全被掩盖,所以变成心生,故种种境界于心外现,而不晓得那个心的外面的境界,其实是一种业报,正、依二报,并没有在外,从究竟义来讲,都是八识田中的种子跟习气所影现出来的,这个叫做“世俗心量”,那么这一句意思重点,意思就是说:什么是世间人?因为世间人没有佛的智慧,世间人无始以来习气转动,便会有种种的现行心识生起,心生,所以种种境界于心外显现,是世俗心量。意思就是:每一个众都逃不掉,一出生,从头到尾就是一直执着外面的境界,是他在利用的,他在过日子的,他所依靠的,就是这样子,所以为什么世间会有种种的不幸?就是因为他依靠的东西不是实在的,难就难在于内在无始劫来的习气太难除,虽然知道道理,还是割舍不下,放不开。

接下来,外现而非有,说:外面虽然现有种种的境界,“而非有”,就是非实在的有,你看看什么相不空?那么你过去,你的生活,三十年前的生活,而今安在哉?二十年前的生活,而今安在哉?就是你昨天的,也只是一个记忆而已,外面虽然现有种种的境界,其实“非有”,就是不是实在的有,“心”就是以自己的妄心故,怎么样?有见到种种的法,种种的境界,“种种”的后面补上两个字的话,“境界”或者是“法”,那就更看得清楚,或者是“义”,以自心妄心,所以见有彼种种的妄境、妄法建立,因此建立了内在的根身,这是一切众生都执着五蕴身为自我,同时外在的财富,都认为我的房地产,我的银行的簿子数目字,金钱多少钱,都一直依赖这个东西存在,换句话说:给个希望,就是建立了内根身,还有外在的依报的财,我说为世俗之心量。

【注释】“妄想习气转,有种种心生”:俗谛本来是平等的,了无差别之相,然(但是)愚夫由于内有无始妄想习气熏习,次第转生,故令种种现行心识生起。“转”,即(就是)生之(的)(意思)。“境界于外现,是世俗心量”:由心生故,见有种种境界于外显现。此(这个)即(就是)心生故(所以)有种种法生。这便是世俗之心量。“外现而非有”:然外面所现之(的)种种的境界,其实非有,唯自心见。诸位!这一句有什么好处呢?这一句看了以后,你绝对不会去贪图,什么舞会啊!什么热闹啊!你知道万法本自空寂啊!叫你去恒春那边呐喊到凌晨二、三点,或者凌晨五、六点才结束,你会觉得很累,所以诸位!圣人跟凡夫所过的生活完全不一样,圣人所过的生活,是找到内心真心的真理,生命以真理为主导,那么众生是以相、境界为依靠,这所过的生命观是完全不一样的。那么到底谁过的日子才是正确的呢?你看看,什么时候有任何一个凡夫带走任何一种东西,没有。所以我们过的这种日子,才是真正的圣人所过的日子,虽然我们没办法达到佛的境界,但是你人生已经有目标跟方向了,喔!原来所有的法,都在这一颗真心。

“心见彼种种,建立于身财”:“身”,就是根身,为正报。“财”,就是器世间资财,为依报。谓以自妄想心故见有彼种种法现,因而妄建立依正之根身及资财等法。“建立”,就是成就义。单单这一关就非常困难,虽然道理知道,叫你拿钱出来布施都已经很困难,已经悭吝习惯了,或者是把我们这个五蕴身布施出来也很难,所以这个就叫做“修行”,众生需要给他一点时间。

【义贯】俗谛本来平等,并无差别相,然愚夫以内有无始“妄想习气转”生,故“有种种”现行之“心”识次第“生”起;由心生故,于是见有种种“境界于外”显“现,是”为“世俗”之“心量”。然而“外现”之种种境界“而”实“非有”,以自妄想“心”故“见”有“彼种种”法,以此而妄“建立于”依正之内根“身”以及外资“财”等法,此(这个)即(就)是“我说为”世俗之“心量”者。从另外一个角度说:凡所有普天下的人,没有一个人把内根的五阴身,还有外在的财产看得开,从另外一个角度,没有一个人看得开,要看得开,早就做圣人了,师父!他很有布施心呢!买几颗水果来,可以,买几颗水果来,现在正在盛产玉荷包(荔枝),真的要让他将全部财产都布施出来,这是不大可能,不太可能。师父!您喜欢吃什么?也是几颗水果啊!这个就是~那也不能这样讲,因为人家要这样继续生活啊!对不对?所以说这个立场不同,因此说“止”跟“不止”,还是讲内在的心的东西,内在心的东西。

【诠论】此二偈所明者,为即真成俗,是为迷者之心量。此为颂上面长行当中,愚夫因种种义,而生妄想。“种种义”就是万法,种种法,种种境界,“义”就是法,“法”就是境,“境”就是相,法、义、境界、相,指的都是同样一种东西,种种义、种种法、种种境界、种种相,其实讲的都是一样的东西,而生妄想,产生了种种妄想。

789 【离一切诸见,及离想所想,无得亦无生,我说为心量。非性非非性,性非性悉离,谓彼心解脱,我说为心量。如如与空际,涅槃及法界,种种意生身,我说为心量。】

上面讲的是,人我执二空所产生的智慧,而一切众生所执着的五蕴,跟财产的这些依报,所以而生种种的妄想,那么这里呢?告诉你什么是真心,什么是真实的如来第一义心,统统离,“离”就是放下啰,“离一切诸见”,就是人见还有法见,也就是人我见、还有法我见,凡夫跟外道都执着人我、还有法我,离于二无我,还有外道所执着的四句偈,离二无我,离于二见达到二无我,以及离外道的四句偈,一切诸见,人见、法见,就是:离凡夫见、离外道见,以及离能想心、还有所想的境,能想心就是“我执”,所想的境就是“法执”,离能想心的我执、所想境的法执,离能所、离四句,怎么样?“无得”,无有少法可得,所以,菩萨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,众生心水净,菩提影现中,所有的法、道理,统统慢慢地贯通,就是清净心,就才是佛道,无有少法可得,也无一法生起,何以故?万法本空,不生不灭,我说为心量。这个就是我所讲的唯心的心量,万法都不离心,当我们人我执都达到空性的境界以后,就能见到一切的法,离什么?非性非非性,第一个非就是说:性就是有性,然后这个“非性”就是无性,就是“无”,所以,非有性非无性。那么底下这一句的意思,“有”就是性,“非性”就是无,“有”跟“无”悉离,所以我们对生灭无常的世间,彻底没有意见,才不会着“有”,才不会着“无”,谓彼心解脱,心彻底地解脱,不着有、不着无,我说为真心的现量境界,心量,我说这个才是真实的心量,超越一切有无,如果我们能够超越一切凡夫外道的有无。

怎么样?能离一切名相的妄想,就达到每一个人修行的终极目标,内法如,还有外法亦如,“空际”就是真空,“际”就是实际,一点都不虚伪,意思是说:凡夫过的妄相,妄想虚伪的日子,因为他没有体悟到真实,所以内法不如,外法亦不如,与空际,没有达到真空实际的境界,离一切名相妄想以后,你的内心跟外法统统如,这个是修行人的终极目标,与真空的实际,然后达到什么?达到无上的大般涅槃,这个涅槃是指佛的究竟义,无上的大般涅槃。还有究竟的法界,怎么样?启动了自觉圣智的种种意生身,前面我们讲的,从初地到十地,也类似有三种所列出来的意生身,一个人达到一切法无挂碍,得到意生身以后,当然就要做利益众生的工作了,所以我说此为心量,我说这个才是如来所说的第一义心。我们修行有一个起点,当我们种了善根,听经闻法以后,我们进入了修行的舞台,如果没有见到无上究竟的大般涅槃妙心妙性,这一出戏就会演不完。那么当我们大悟见性,证得到无上大般涅槃,这出戏就演完。接下来,就是示现,生生世世示现,就像佛陀讲的,吾于娑婆世界八千往返,这是《华严经》讲的啦!喔!释迦牟尼佛来娑婆世界,示现已经八千次了。

那么整句把它贯串一下,离于二我见,就是人我见、法我见,以及离四句,一切诸人我凡外之见,以及离能想心的我执、所想心的法执,离二执、能所,离四句,无有少法可得,亦无有一法生起,契入不生不灭,我说这个就是唯心的心量。既然人法俱空,心境都不可得,所以人法都究竟的空寂,见一切法本离于非有性、非无性,有性、无性,统统远离,谓彼心得到大解脱、大自在,我说这就是佛所说的真心实量,真实的心量。如果能够离一切名、相,离一切有、无妄想,则内心如,外法亦如,就达到了真空实际,证得无上大般涅槃,究竟法界毕竟空寂不可得,能起自觉圣智,起利他的种种意生身,利益一切众生,一切无有挂碍,我说这个就是如来所说的第一义心的心量。

【注释】“离一切诸见,及离想所想”:“诸见”,指人法二我以及四句等凡外之见,此等诸见悉离,并离于能想之心以及所想之境。“能想”即(就)是我执,“所想”即(就)是法执。“无得亦无生,我说为心量”:以离二执与能所,故(所以)见无有少法可得,亦不见有一法生起,如是见尽情忘,即(就)是达真正唯心之心量。“非性非非性,性非性悉离”:“非性”,就是非有性,亦即(也就是)非有。“非非性”,非无性,亦即(也就是)非无。谓一切诸法本非有无。这一句话什么意思?就是着“有”不对,着“无”还是不对,就是“本非有无”,为什么?着“有”的话,不晓得体性本空,着“无”也不对,坏了缘起,叫做“本非有无”,意思就是:一切诸法本来就不能着“有”,还有不能着“无”,这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。着“有”不对,着“无”还是不对,“性非性”,有性、非有性,亦即(也就是)有与(跟)无。谓有与(跟)无悉远离。诸位!注意那个“远离”,所有三藏十二部经典,统统叫你做一个字的功夫就是“离”,两个字叫做“放下”,三个字叫做“无所得”,无有少法可得,就是这个意思。离之又离,放下又再放下,诸位!当然这是对从生讲的,对证得真如的人来讲的话,没有什么东西,放下什么?那还是多余的动作。

“谓彼心解脱,我说为心量”:如是一切悉离,纤尘不立,即谓彼心得大解脱,是即为真实心量。喔!那我们就找到生命的目标,我们今天,就像六祖去参访五祖,五祖问他,你来这里有什么目的?他说:唯求作佛,不求其他的,欸!我只求作佛,我们现在就是,进入佛门求解脱,这是你来的目的,换句话说:我们今天来到文殊讲堂,诸位!你如果是今天来到这里,五年,已经十年了,真的要有一点点功夫了,不能再像以前这样,回到家,还是一样争吵个不停,那么很可惜,你来这里受到佛陀正法的教育,所以现在就要告诉大家,你生活就是你的答案,你修学佛道能不能解脱,现在从你的生活当中有没有跟人家起争执、起烦恼,第一义谛心,不管你是在保险公司上班也好,不管你是老师教书也好,你是家庭主妇也好,统统万法都是唯心现量的境界,你体悟到这一颗解脱的真心吗?那你继续烦恼,继续执着,那对不起你娘,还有你的爹,对不起你娘还有你爹,把你生得这么大,然后送到文殊讲堂来读书读书,到最后还不得解脱,也对不起上人,为什么呢?我那么努力地教,你却没有一点点进步,这样子是会被子人笑的,对不对?我教的很辛苦了,对不对?也对不起佛祖,坐在这边每天看佛,好像格格不入,这样不行,人要有羞耻心,我告诉你,如果你今天不得解脱,对不起三个人,一、对不起你爹、你娘,二、对不起上人,三、对不起佛祖,真的。

“如如与空际,涅槃及法界”:“如如”,就是真如。真如者,不妄不变;不妄故谓真,不变故(所以)谓(叫做)如;内法如、外法如,故(所以)谓叫做如如。“空际”,就是真空实际,广博包含谓之(叫做)真空实际。“涅槃”,即(就是)无上之大涅槃;涅槃者,寂静常乐。“法界”者,交彻融摄。此四者为佛如来所自证、穷源彻底之自觉境界。“种种意生身”:从自觉境界,而起种种意生身,应物利他,度脱众生,一切无碍。“我说为心量”:我说此为如来自证之第一义心心量。大家不是要体会佛的那一颗心吗?佛陀已经告诉你,什么就是佛的那一颗心,第一义心就是佛的心量.

【义贯】若“离”于人法二我及四句等“一切”凡外“诸见,及离”于能“想”之心与(以及)“所想”之境,即二执、能所、四句皆离,而见究竟“无”有少法可“得,亦无”有一法“生”,如是见尽情忘,“我”即“说”此“为”达唯心正智之“心量”。以人法俱空心境齐泯,“泯”就是灭,灭尽无余,故如实知见一切诸法本“非”有“性”,亦“非非”有“性”(一切就是非有、非无),什么叫“非有非无”呢?万法非有,意思就是:一切法不可得,体性本空,“非无”就是也不能说没有缘起如幻的假相,坏了缘起的如幻的假相,就坏了因果的次第,因缘果,因缘果,那就坏了佛陀的正法,所以“非有”就是顿,“非无”就是渐,有“性”及“非”有“性”(有无)之过咎“悉”皆远“离”,如是一切性皆离,纤尘不立,这句话就讲到重点了,这个就是六祖讲的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,纤尘不立,即“谓彼心”得大“解脱,我”即“说”此“为”真实“心量”。大解脱,好!“大解脱”从什么角度来解读?诸位!着相就不得解脱,着相就是以境为实,以境为实就有种种法显现,有种种义来讨论,着于境、着义、着法、着相,就不得解脱,现在反过来,若能够离一切相,离一切境,离一切法,离一切,怎么样?义,即得大解脱,现在问题,这个就是做功夫,看你的“离”能不能离,我即说此为真实心量,由离一切名相妄想,至于正智,而契入不妄不变之“如如,与”广博包含之真“空”实“际”之境界。

所以,记得用虚空的胸量,来过活你每一分每一秒的日子,你就是圣人,再讲一遍,用虚空的胸量,过活你现象界的,现实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,而每一分每一秒都跟虚空,都跟宇宙的胸量一样,用一颗宇宙的胸量,过活你现在每一分每一秒的真空实际的境界,也就是:每一分每一秒都达到宇宙的胸量,在座诸位!那我就请问你,你的胸量就是宇宙,你的宇宙就是胸量,那你什么不会包容?什么事情会困扰你?诸位!那个困扰我们最大的困扰是什么?是无量劫来那一种微细的根深柢固的我、法二执,所以师父一直说:你的敌人不在外面,而在你内心的深处,就是我们把缘起的假相,设定在“你、我”,那么有了内心的深处,那么你时时刻刻都影现出你的敌对的人,你就知道:佛有多伟大,广大包容真空实际的境界,说:佛的胸量如宇宙,用一颗宇宙的心,过活我们现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,哇!这佛陀那种伟大还不是用语言可以赞叹的,所以师父常说:离开了佛法,世间没有真理了,这世间没有一个人能够,把这个法讲到这么淋漓尽致、究竟,就是只有佛陀,唯有佛陀,大圣人,所以信佛的人,是值得安慰的,值得骄傲的,住于寂静常乐之“涅槃及”交彻融摄之“法界”,因而得起“种种意生身”,应物利他,度脱众生,一切无碍,“我”方“说”此“为”如来自证之“心量”。

791页【尔时大慧菩萨白佛言:世尊,如世尊所说,菩萨摩诃萨当善语义;云何为菩萨善语义?云何为语?云何为义?佛告大慧:谛听谛听,善思念之,当为汝说。大慧白佛言:善哉世尊,唯然受教。】第一行那个菩萨摩诃萨,当善分别语跟义,诸位!“语”就是言语,生灭的言语,“义”是不生不灭的义理,菩萨摩诃萨应当善分别语跟义,语跟义。【注释】“当善语义”:当善分别、通达语与义。意思就是:要善通达语所显的义理,也就是听经要听到那个道理,契入你的心,不要执着语言跟文字,“语”即(就是)能诠,指言教。“义”,即(就是)所诠,指的是义理。【诠论】因为前面佛说,由计著外种种义,而起妄想;又说“知如实义,得解脱自心种种妄想。”所以有此一问。【义贯】  本节从略。

【佛告大慧:云何为语?谓言字妄想和合,依咽喉、唇、舌、齿、齗、颊辅,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,是名为语。】底下就佛的解释,那么什么是“语”?什么是“义”,说:佛告大慧,什么叫做“语”呢?这个语言怎么产生的呢,是由内在的,无始劫来你有名言,有文字的妄想习气的和合,和合怎么样?借重于外面的,由里面的无始劫来的名言、文字、妄想、习气,然后和合什么?借重于外在的,“依”就是借重于外在的什么?还要咽喉,没有咽喉怎么讲话?然后唇、舌、齿,还有龂、还有颊辅,“颊辅”就是脸颊,因彼我,“彼”就是人,“我”当然就是自我,那意思就是:“彼”就是他人,“我”就是自己,因为自己跟别人,或者别人跟自己,一定要对话嘛!所以言说妄想习气计着生,是名为语。

【注释】“言字妄想和合”:谓内有名言、文字之的妄想习气和合为因。这个习气还代表宿世的善根,所以有的人,有的人他一出生一读书,他的中文就特别强,有的人中文不行,这个英文就特别地强,有的才国中而已,他就参加世界英语比赛,演讲英语比赛,他连那个古时候的古人用的英文,他都有办法,这个就是宿世的,所以这个每一个人,他都有那个习气。有的是好的习气,好的种子,有的就不行。“依咽喉、唇、舌、齿、齗(古与“龈”字同)、颊辅”:“辅”,亦作面甫(fǔ),亦(也就)是颊之(的)义(意思);颊辅,即(就是)我们面两旁肉。此谓外依咽喉、唇、舌、齿、龈、面颊等处为缘。“因彼我言说妄想习气计著生”:复因对自他(“彼我”)之言说妄想计著之习气,而令彼因缘和合,而生言语音声。

【义贯】“佛告大慧:云何为语?谓”内有名“言”文“字”之“妄想”习气“和合”为因,外“依咽喉、唇、舌、齿、龈、颊辅”等处为缘,复“因”对“彼我”之“言说妄想习气计著”,而令彼等因缘和合而“生”言语音声,“是名为语”。【诠论】此言因缘和合而成语,意在显言语是空性的。

【大慧,云何为义?谓离一切妄想相、言说相,是名为义。】“义”就是义理,文字很简单。【义贯】本节从略。【诠论】“言说相”为言,“妄想相”为思,此乃以言思不及处叫做“义”为义相。即(也就是)佛在第一品末所说:“而非真实在于言说”。言说史是显义理而已,是故真实义者,乃真如实际自觉之境界,离言绝思,因言遣言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“言语道断”就是不可言语,“不可言语”就是可义,“心行处灭”就是不可思,那么以前所讲的,不可思不可义,就是这两句,言语道断,不可义,心行处灭,不可思,此是智者所入之境界。

793页【大慧: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,独一静处,闻思修慧,缘自觉了,向涅槃城,习气身转变已,自觉境界,观地地中间,胜进义相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义。】

解释一下,说:大慧,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义,不坏事修,于如是义,“如是义”是什么意思?就是离言绝思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这个如是义,但是必须借重经验第一义谛,经验第一义谛怎么做呢?独一静处,所以法师们啊!真的用功的,自己一个人能摄心,很能节制自己的三业,独一静处,闻、思、修,这是“三慧”,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意思就是:闻法可以开智慧,思惟佛陀的义理可以开智慧,实修,真正的去修,也能开智慧,这闻、思、修三慧,“三学”是戒、定、慧,“三慧”是闻、思、修,的力道,此所闻的真如的法界,这个是为道理为名义,缘自觉了,缘自觉圣智,都是唯心境界,唯心境界有什么好处?唯心境界就是说:不必即相论断对错,叫做“不思善不思恶”,唯论心,不思善不思恶,喔!原来万法都是在不思善不思恶这个真如心性显露出来的真心,所以见相,思惟有无、对错、善恶,就落入两边,这不能达到唯心的境界,就是:你思惟外境有种种的义,那么就没有办法达到唯心,所以缘自觉了唯心的境界,这样子了解万法都是真心所显现的境界,那么就是六祖惠能大师讲的:何期自性能生万法,这样就向着涅槃城,向涅槃城,以此修行,缘自觉了唯心境界,这样趋向于涅槃城,无始无明的习气,身心彻底地转变,身体转成舍利,心灵转成真如的真心,第一义心,就证入了自觉圣智的境界,观菩萨地地于其中间,上上胜进义相,谛了如实义之相,也就是彻底了悟第一义谛实相无相的道理,是名菩萨摩诃萨善于义,善如无生真如的道理。

【注释】“闻思修慧”:依闻、思、修三慧之力道。“缘自觉了”:缘自得法而觉了唯心境界。“习气身转变”:“习气”,即(就是)无始无明习气。“身”,即(就是)色身。此(这个)即是指前面所谓之(的)“身心转变”。“自觉境界”:证入自觉圣智的境界。“观地地中间,胜进义相”:进而观察菩萨诸地,于其中上上胜进,谛了如实义之相。

【义贯】“大慧,菩萨摩诃萨于如是”离言思之“义”,住于“独一静处”,这一句话:就是一切不是说说,真的要去做,真的要好好地去体会佛的道理,也就是不坏事修,叫做“独一静处”,功夫还不到,还不能随随便便到混乱的地方,散心杂话还不行,要静坐还要思惟,以“闻、思、修”圣智“慧”之力,持所闻之真如、法界等名义,“缘自”得法而“觉了”唯心境界,依之而趣“向涅槃城”,令诸无始无明“习气”及色“身”俱“转变已”,所以在座诸位!现在就看你,你学佛的十年前,你那个貌相有没有转变?有啦!喔!这个人十年前,两个眉毛,哇!长得太近了,你看,十年后,那个眉毛远离了,因为它凑成这样子,常常愁眉苦脸,现在这个眉毛开了,以前常常生气,生气就:啧,现在,欸!不生气了,喔!两个眉毛开了,修剪的不算,真的,人家的面相转变了,所以四十岁的人,要对自己的貌相负责,身转变了,心也转变了,以前的妄想心那么地多,百般地计较,现在知道要放下了,知道修行没有捷径,就是点滴的功夫,一点一滴,每天听一点,哇!真的要进步了,对不对?要不然你都花了十几年、二十年到现在,这样对得起佛祖吗?对不起。所以真的,回到任何一个时间、空间,你的职务的场所,你都一定要彻底地进步,让你的旁边的人看到,哇!这学佛这么好,大家才要学佛嘛!对不对?不要说三日不见,面目全非,越学脾气越坏,越学越狂妄,越自大,对不对?即证入“自觉”圣智“境界”,进而“观”察菩萨“地地中间”,于其中上上“胜进”,谛了如实“义”之“相,是名”为“菩萨摩诃萨善”通达实“义”。

794页【复次大慧,善语义菩萨摩诃萨,观语与义,非异非不异;观义与语,亦复如是。若语异义者,则不因语辩义,而以语入义,如灯照色。】

解释一下:说:复次大慧,善语与义,意思就是说:善于通达语言和义理的菩萨摩诃萨,观语言跟义理,它是非异非不异,说不同也不对,说相同也不对,不同就是“异”,相同就是“不异”,我们好好地观照一下这个义理跟语言,亦复如是,意思也就是:非一非异,如果这个语言不同于义理,那糟糕,没有办法因为语言而辨别这个义理,在座诸位!你今天听师父讲了这几年的法,你当然可能从语言辨明这个义理,所以说,语如果异于义的话,那你听法是白听的了,没有办法从语言去辩,“辩义”就是辩别这个义理,而以语入义,而实在是能够用语言契入佛所讲的义理,如灯照色,所以是不异。

【注释】“观语与义,非异非不异”:“不异”就是一,非异非一语即(就)是能诠之言教,义即(就)是所诠之义理。谓若善解能诠,即达所诠;若善解所诠,即了能诠。然大乘究竟之义:虽有能诠、所诠,而能所不二,所以说“非异非不异”;若如是通达,则能够即言忘言,如实不二,不堕有见。“观义与语,亦复如是”:谓观义与跟语,亦非一非异。因(以)前面说义本绝言,恐有愚夫,拒斥“拒斥”就是排斥,一切言说,堕于断灭,故又令观义如语,令知理虽然绝言,然亦(也)藉言显理,免堕于断见。“若语异义者,则不因语辩义”:“辩”,即(就是)辨别,辨别之义。谓若说语为异于义者,则不应因语而能辨别义理。“而以语入义,如灯照色”:而实能因言语而入于义理,亦即(也就是):能因语见义。如以灯照众色,则能明见众色。

【义贯】“复次大慧,善”通达“语”与“义”之“菩萨摩诃萨”当“观语与义,非异非不异”(非一非异);亦当“观义与语,亦复如是”非一非异。“若语”为“异”于“义者,则不”应“因语”而能“辩”别“义”理;然“而”实能“以语”而体“入义”理,洞达了知,有“如”以“灯照”众“色”,则能明见无遗。

【复次大慧,不生不灭、自性涅槃、三乘一乘、心自性等,如缘言说、义计著,堕建立及诽谤见,异建立、异妄想,如幻种种妄想现,譬如种种幻,凡愚众生作异妄想,非圣贤也。】

复次大慧,如果有人对佛所说的一切法,彻底地了悟不生不灭,一切法自性本来的涅槃,三乘一乘、非一非异,怎么样?如来的如来藏心,这“心”就是指如来真心,“自性”就是自性,完全离有、离无的,这些完全是心性所显露出来的真如性,如来藏的真心自性,叫做“心自性等”,这些是很深的,甚深的密旨、密意,这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,如果凡夫呢?底下讲的是凡夫,如果凡夫只缘言说,“缘”就是依于,只依于言说,义,就是义计着,“义计着”就是依言取义,这七个字就是这个意思,如缘言说,义计着,就是依于言说而取义,意思就是,着于语言有实自性的,而取这个义理也有实自性的,那就麻烦大了,就会堕建立,建立的就是有见,堕建立的有见,以及诽谤的无见,诽谤的无见,意思就是:语跟义如果是实法,就堕入了有见,如果语跟义互相成异,那就堕入了无见,意思就是:语言如果异于义理,就会变成了空无意义,没有办法由语言来辨别义理,如果因言语去取义,就会变成言语跟义是实法的,那么就是不了解空无自性,就堕入有见,堕入有见。

所以堕建立,“堕建立”就是堕入有见,以及诽谤的断见,就是无见。如来所施设的语言,语跟义,“异”就是不同于凡夫的认知度,“异”就是异于凡夫的建立的有见,或者是异于凡夫妄想的无见,妄想的无见,不可以落入凡夫所建立的有见,也不可以,乃是异于凡夫的妄想之无,意思是:如来所建立的这些语言、文字还有义理,它是超越,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伽经一二三四目录 01-107(未完)

楞伽经107:二乘人以味着三昧,饮寂灭酒,睡无为床,所以乃至劫尽也醒不过来

楞伽经 108:每一句话都代表业力的因果,你绝对守口如瓶,学佛道首重要结善缘

楞伽经 109:无明为父,贪爱为母,贪爱一次就滋润这个业又一次

楞伽经 110:音声它是一个重要的果报,我们讲话的当中要用柔软语、安慰语

楞伽经 111:一个人如果不能记取以前的错误,他就会被因果重复地惩罚

楞伽经 112:学佛要有保任的功夫,契入无漏界的人不受语言、文字的影响

楞伽经 113:如果你不执着外境,心中就没有妄想,什么事都没发生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